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封胶线 生产

新闻中心

打胶机 中空玻璃设备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m6体育官网下载m6体育官网下载官方微信 m6体育官网下载 m6体育官网下载m6体育官网下载官方微博
m6体育官网下载
首页 > 新闻中心

石油化学工业_投资促进

发布时间:2025-03-29 12:46:536浏览次数:1来源于:m6体育官网下载

  )又称有机玻璃,通常可分为模塑料、浇铸型和挤出型板材等,是化工新材料领域中重要的三大透光性材料之一。以其优越的透明性、光泽性、良好的耐候性、电气绝缘性和机械特性大范围的应用在汽车和交通、通用注塑材料、广告灯箱和建筑行业,并且不断地向高端产业链条扩进,如光学纤维、液晶显示器导光板、太阳能光伏电池等。显示屏、光学材料、光纤、医用高端材料等领域。生物相容性好,可用来制造选择性渗透膜、血液透析膜、骨科植入物等医疗器械。

  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PMMA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将陆续新增部分劳动力,同时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作用,也将间接增加产业链关联企业的用工需求,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增加大量的就业岗位,为潜在的就业人群提供了就业的机会。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是一种有机物,化学式为C5H8O2,为无色液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等多数有机溶剂,主要用作有机玻璃的单体,也用来制造其他树脂、塑料、涂料、黏合剂、润滑剂、木材和软木的浸润剂、纸张上光剂等,

  根据MMA生产的基本工艺的不同,我国MMA产业链上游主要为丙酮、氢氰酸、异丁烯与氧气,下游主要使用在与玻璃替代材料(PMMA)、PVC加工助剂(ACR)、油漆涂料等。

  近年来,我国先后有多套新建或者扩建MMA生产装置建成投产。2024年,中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产能继续明显地增长,年底达到271万吨。就工艺而言,由于国内丙烯腈-ABS随着行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国内多套行业ACH法MMA2022年新装置上马,ACH过程比例提高到72%。预计到2025年,我国MMA的生产能力达到280万吨。

  从产能分布的区域来看,我国MMA生产装置大多分布在在华东、东北和西南地区,其中华东地区(包括山东省、浙江省和江苏省)的生产能力为111.5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65.39%: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生产能力为27.5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6.13%:西南地区(包括重庆市)的生产能力为22.5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3.20%:此外,华南地区(包括广东省)的生产能力为9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5.28%。

  从下游需求分布来看,我国MMA产品的消费结构为:PMMA约占总消费量的64.0%,塑料加工助剂ACR和MBS等约占16.0%,表面涂料约占15.0%,别的方面约占5.0%。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俗称有机玻璃,是工程塑料中透光性最为优异的材料,具有质量轻、易于成型等优点。PMMA成型方法有浇铸板、挤出成型、机械加工、热成型等,其中挤出成型为主要成型方式,可以大批量生产。PMMA生产技术主要有悬浮聚合、溶液聚合、本体聚合三种工艺,目前只有本体聚合法能生产用于汽车、液品显示、电子电器领域的高端PMMA产品。

  PMMA产业链由丙烯、丙酮氛醇、甲醇、硫酸等基础化工原料制成的甲基丙烯酸甲单体(MMA)为PMMA的主要原材料。PMMA行业下游应用广泛,大多数都用在建筑、光电、照明、交通、医学等领域。近年来,PMMA以其优越的透明性、光泽性、良好的耐候性、电气绝缘性和机械特性使其应用场景范围愈来愈普遍,并且不断地向高端产业链条扩进。

  近年来我国PMMA产量整体呈上升态势,产量从2015年的19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271万吨,伴随国内供应的迅速增加,MMA进口持续缩减,出口则持续增长。2021年后,中国已成为MMA净出口国。2024年1-10月,出口量已增至27.01万吨,同比增长127.36%。其中,国际部分MMA装置检修是导致出口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PMMA消费国,尽管2024年MMA表观消费量同比略有下降,但整体而言,与2023年相差不大。然而,受出口增加及国内开工不高的影响,MMA价格却有所上涨2015年我国PMMA消费量为37万吨,截至2022年底我国PMMA消费量增长至56.71万吨,2015-2022年CAGR为6.40%。预计到2025年,我国PMMA消费量将达到70万吨。

  PMMA不仅拥有良好的机械强度、一定的化学稳定性,而且还具备优秀能力的光学透光性,能够大范围的应用于各领域。当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合成方向主要致力于提高其耐热性和加工流动性,优化PMMA工艺路线,使其耐热性和加工流动性得以有效提高,保障产品性能及成本优势,满足市场要求。本项目采用MMA聚合工艺生产PMMA,目前园区MMA产能为15万吨/年,吉化转型升级项目建成后MMA产能改造后将提高到25万吨/年,因此原料有保障。PMMA进口依赖度虽有下滑趋势,但从始至终保持在50%的较高水平。国内高端PMMA生产领域仍存技术壁垒,没办法实现完全自给,中低端产品的竞争相对激烈。在园区未来产业链延伸中,依据市场发展的新趋势情况,重点考虑丙烯-丙酮氰醇-MMA-PMMA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逐步提升园区的综合竞争能力。有利于降低对高端产品进口依赖,并提高国产化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目前的PMMA材料生产中,常见的方法有本体聚合法、悬浮聚合法以及溶液聚合等多种聚合工艺,其中聚合法生产的基本工艺应用比较广泛,也是采用较多的一种。聚合法通过以MMA单体、引发剂以及水等基本组成成分在搅拌剪切的作用之下形成了一种糊状的悬浮液,在经过溶液引发剂的研发与聚合形成了综合性的化合物结构体系。具体来看,最重要的包含以下流程:

  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MMA):PMMA材料的主要的组成原材料是MMA。MMA能够最终靠甲烷、乙烯等原料制备而成。在工业生产里,常采用氧气气相氧化法或丙烯酸酯间接法来合成MMA。

  聚合反应:将MMA加入反应釜中,加入引发剂和控制剂,通过聚合反应形成PMMA颗粒。

  PMMA材料制备:将PMMA颗粒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熔化,然后注入模具中,通过注塑、挤出等工艺加工成型。

  后处理:经过成型后的PMMA材料有必要进行切割、打磨、抛光等后处理工艺,以得到符合要求的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PMMA材料的生产的基本工艺具备极高的技术上的含金量,生产的全部过程需要严控反应条件、温度、压力等参数,以确定保证产品质量。

  产业政策层面。《“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精确指出,围绕大飞机、航空发动机、集成电路、信息通信、生物产业和能源产业等重点应用领域,攻克高温合金、航空轻合金材料、超高纯稀土金属及化合物、高性能特种钢、可降解生物材料、特种涂层、光刻胶、靶材、抛光液、工业气体、仿生合成橡胶、人工晶体、高性能功能玻璃、先进陶瓷材料、特种分离膜以及高性能稀土磁性、催化、光功能、储氢材料等一批关键材料。

  《吉林省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精确指出,冶金产业,支持按产业政策要求做设备改造升级,优化产品结构,建设高强钢等深加工项目,提高为省内汽车零部件、轨道交通等支柱产业配套能力,推进镍、钼、铝、镁、黄金等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建材产业,全力发展新型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发展光伏玻璃等高的附加价值玻璃产品,支持石材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山。鼓励城市建筑废弃物、工业废料等资源回收再利用。

  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坐落于中国东北最重要的水系——松花江畔,人均水资源量3,875立方米,为中国北方城市的5.4倍,自然条件优越,供水、供电、供热、环保等基础设施均较为完善。

  通过持续建设,园区区域内外建有三家子水厂、吉化中部水厂、化纤水厂等供水厂,日供水能力62万吨;园区电力供应充足,建有新立一次变、金珠一次变等4座220KV变电站和多座66KV二次变电站,供电能力达148.35万千瓦;供热方面,园区内集中供热系统基本建成,吉林热电厂、吉化动力厂、松花江热电厂等热能供应企业总蒸汽能力8,570吨/小时;园区环境保护体系健全,建有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化工污水处理厂和多座专业生产、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71.5万吨。

  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是中国化工产业诞生地和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包括石油化学工业、合成材料、精细化工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化工产业体系,区内现有各类化工企业200余家,主要化工产品有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材料、精细化工产品、生物化工产品等,其中生产规模较大、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定份额的产品60余种,主要为丙烯腈、乙醇、ABS、苯乙烯、丁苯橡胶、环氧乙烷等。园区内拥有以中油吉林石化公司为代表的大规模的公司或集团40余家。中油吉林石化公司每年原油加工能力1,0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85万吨,主要炼化产品115种,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装置生产能力位居全国前列。吉林石化在MMA、甲醇、甲烷等原料生产方面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可以生产出国内领先的MMA原材料。这些宝贵资源,也为园区的产业延伸和壮大提供了强大动力。

  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已经集聚了中高级技术人才3.8万人,技术工人10余万人。此外,在国企预退、企业并轨改造等过程中,区域内还储备了大量有技术、有经验的化工从业人员,能够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技术和人力支撑。同时,域内现有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1家省级科研机构,研发实力丰沛雄厚,中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设计院等科研单位在化工科研和设计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项目总投资1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5,000万元(含技术开发引进成本)。

  项目达产后,年出售的收益200,000万元,利润18,438万元,投资回收期8年(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8.44%。

  项目建成投产后,将陆续新增部分劳动力,同时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作用,也将间接增加产业链关联企业的用工需求,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增加大量的就业岗位,为潜在的就业人群提供了就业的机会。

  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简称吉林化工园区)于2008年10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享受省级开发区各项管理权限和优惠政策。2021年规划重新调整后,园区面积39.73平方公里。

  园区位于吉林市城区北部,松花江城区江段下游,城市主导风向下方。通过10余年的不懈努力,园区先后荣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等多项国家级荣誉,2017年中国化工园区20强、中国十佳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园区称号。

  多年来,园区按照省市各项工业强区要求,以中油吉化为依托,以发展化工产业为重点,逐步优化经济结构,基地化产业模式初步形成。园区形成了包括石油化学工业、合成材料、精细化工等较为完整的化工产业体系,主要化工产品涵盖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材料、精细化工产品等各领域,丙烯腈、MMA、ABS、苯乙烯、乙二醇、丁苯橡胶、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60余种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定份额。

  “十四五”时期,吉林化工园区将继续贯彻“创新、集约、绿色、智能”的发展理念,以石油化学工业为基础,以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为拓展方向。充分的发挥化工基础优势,对接国家战略新兴起的产业等高端产业需求,引进国际和国内一流企业。通过“四园六链两融合”发展理念,重点打造四个特色产业园,做强六个产品链,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和数字智能化的融合。实现产业一体化、集群化、精细化发展,打造千亿级园区,为吉林省工业振兴当排头、筑引擎。到2025年园区产业体系更加合理,主流产品更具竞争力,园区化工产值实现1,000亿,力争达到1,200亿元,实现千亿级园区目标。到2030年园区实现产值1,500亿元,园区的区域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上一篇:北玻股份:主动化体系掩盖玻璃深加工全流程
下一篇:速看!平板电脑概念上市公司名单整理(2025416)

分享这篇文章:

咨询我们

输入您的疑问及需求发送邮箱给我们